[Share ‧ Lost in Taiwan]
這是泰國攝影師Theerasak Saksritawee眼中的台灣,很喜歡這系列的照片,以及照片背後的用心。能拍出這樣的畫面,不只需要器材與技巧,還需要長時間的耐心等待。
這些照片對我而言有親切有陌生,曬麵線的畫面讓我想起在嘉義縣溪口鄉工作的日子,晴天的時候往三合院裡望,就會看到稻埕豎立的木架上垂落一縷縷雪白的麵線瀑布。在嘉義市的租屋處斜對面也有一間小型的麵線工廠,廠房外的地上總有一些麵線屑屑。九份、合歡山、井仔腳瓦盤鹽田則是未曾造訪過的地方,四草綠色隧道更是嚷嚷了一年,卻遲遲沒成行。
去年初,從馬來西亞回台灣的飛機上,坐在我右方的是一對馬來西亞華人夫妻,從他們的聊天內容,以及桌上攤放的台灣旅遊指南來看,他們要來台灣度蜜月。他們列出許多目的地,像是平溪、鶯歌、三峽、九份、侯硐(太太似乎很喜歡貓,從隨身袋子到筆記本都是貓咪圖案)感覺是走小鎮風格路線,也做了相當詳盡的功課。
旁邊的旁邊坐著一位馬來西亞大叔,似乎要來台灣出差,後來也加入這對夫妻的討論。他說,曾經帶小孩參加過台灣的Children’s Folkgame Festival(正式的全名應是Yilan International Children's Folklore & Folkgame Festival),我後來一查才確定是宜蘭童玩節。
我一路上聽著他們的討論,卻始終沒得插話,因為他們想去的地方,我多半都沒去過。
旅行的時候,在當地朋友眼中,我成為「妳去了好多我沒去過地方」的人。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收留我的Fabi一家人,大半輩子都忙著家中的生意,我去逛的San Telmo骨董市集、被譽為全世界第二美的雅典人書店,他們都只聽過但沒時間去。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收留我的Jaclyn帶我認識她的英國朋友Captain Peter,Peter帶我們去湖濱公園散步時,Jaclyn驚呼連連,說她在吉隆坡住了一輩子,這時才知道湖濱公園這麼漂亮。
在國外旅行時,我能搭20幾個小時的巴士前往心目中的景點,但回到台灣,幾小時路程的旅行卻始終沒成行。旅行的時候,城市與城市間只是一趟夜車或飛行的距離。回來之後,小小的台灣,想到別的城市,現實距離卻大於地理距離。
或許假期太短、雜事太多,或許總抱著「這些地方這麼近,改天再去。」就這樣改天改天,拖過一年又一年。
是該開始新的旅行了,我想,就從四草開始吧!
p.s.當然,在外國攝影師的照片外,台灣也有相當多優秀的攝影師與業餘攝影愛好者,以相同的專業與耐心,紀錄他們眼中的台灣。例如拍攝台灣各地縮時攝影的陳志通先生,就有相當多令人感動的作品。
外國人眼中,台灣原來這麼美!
泰國攝影師「Theerasak Saksritawee」日前在臉書分享來台灣遊玩時拍攝的美照,在他的眼中,阿里山雲海變成了瀑布、奇美博物館彷彿塞納河畔、日月潭美的像幅畫、台北101更是身陷雲海之中,甚至連高鐵走道都充滿了孤寂,美的令人驚嘆...
照片授權: Theerasak Saksritawee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opumon